有人说,不是说成交量决定行情的级别么?我的确这么认为,但是昨天今天反弹指数依然是这个成交量区间,那么未来有量的可能还有多大?既然注定没量,就只能看有没有赚钱效应了。
从2015年6月见顶以来,行情的赚钱效应其实是递减的。第一次股灾后,有特力这种超级黑马出现,带动无数的军工股重返前高;2015年下半年的反弹行情,有的是连续涨停的龙头出现,八板九板的不计其数;2016年先后走出了廊坊发展和四川双马,后者创立了一个新的板块叫做股权转让;再往后是2017年的雄安,然后是方大炭素,今年上半年还有一大堆次新股,但是整体上看,强势股的数量和板块效应都是在递减的趋势。
从今年3月以后,真正意义上的妖股变得非常稀少,近期只要是四板以上的个股,基本上都有给你单日15点大面的行情,这对于人气的挫折时很大的,以往指数只要横住,个股行情就层出不穷,但是最近妖股基本上很少,在缺乏赚钱效应的同时,带来的就是指数横不住。
昨天今天可以看做一个底部形态,但是这个底部形态是个什么级别,就由赚钱效应决定,有妖股走强,就多横下,没有,不排除和前几次一样,横几天就再次破位。
文/鲲鹏三万里
文章观点为作者个人看法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 第七笔提醒您:股市有风险,炒股需谨慎! 第七笔(DIQIBI.COM)只分享股票知识,不做任何投资建议与指导。